日期:2025-09-28 13:03:36
明朝永乐年间,朝廷对安南(今越南北部)的征讨可谓一波三折。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一位自称陈朝皇室后裔的陈天平。他从老挝千里迢迢逃到南京,向明成祖朱棣控诉权臣胡季犛篡夺王位的罪行,恳请明朝出兵相助。这个突如其来的请求,揭开了明朝与安南长达十余年的战争序幕。
第一次征讨发生在永乐六年(1408年)。朱棣派五千精兵护送陈天平回国继位,不料在支棱关遭遇胡季犛的伏击。陈天平和多名明军将领遇害,这一挑衅彻底激怒了朱棣。他立即调集八十万大军,任命朱能、张辅等名将出征。经过激烈战斗,明军成功推翻胡氏政权,将胡季犛父子押解回京,并在安南设立交阯布政司,将其纳入明朝版图。
但和平并未持续多久。明军主力刚撤离,以简定、邓悉为首的安南豪强就拥立陈朝后裔陈季扩称帝,掀起大规模叛乱。留守的沐晟难以招架,朱棣只得再次启用张辅。这次张辅吸取教训,先稳扎稳打:他一边建造战船,一边安抚流民,待时机成熟后发动总攻。在美良山生擒简定,又在多次水战中大败安南军。正当战事胶着时,北方传来丘福战败的消息,朱棣急调张辅回师准备北伐。
展开剩余54%第三次征讨源于陈季扩的反复无常。
1410年,他趁朱棣北征得胜之际遣使求和,获封交阯布政使后却嫌官小,再度反叛。张辅受命三征安南,到任后首先整肃军纪,处决了违令的都督黄中。明军先在月常江大捷,缴获战船百余艘,次年直捣陈季扩老巢乂安府。在关键的爱子江之战中,张辅用弓箭射象的战术大破安南象兵,最终彻底平定叛乱。
第四次实际上是扫尾之战。1414年张辅出任交阯总兵官期间,轻松镇压了陈月湖等人的残余势力。但随后因宦官谗言被调离,接任的李彬无力应对黎利领导的起义。随着明朝战略重心北移,这个耗费巨大的南方疆域最终在宣德年间被放弃,尽管张辅极力反对,也未能改变这一决定。这场持续二十余年的征安南之战,最终以明朝的主动撤军画上句号。
发布于:天津市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